

发布时间:2023-11-03 14:47:40 来源:教育实践网
“小朋友们,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气吗?都有哪些习俗呢?”“老师告诉我,今天是谷雨!”“今天还要喝擂茶呢……”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喝茶的习俗,以求健康。4月20日,谷雨时节,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织师生开展“喝谷雨擂茶·识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唱童谣、认原料、亲手擂擂茶方式,去感知“谷雨节气”和“客家擂茶”等民俗文化。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在谷雨时节这天,在龙源坝镇雅溪古村,一群穿着汉服的娃娃们吸引了笔者的眼球。赣南客家擂茶“从娃娃做起”,通过现场展示、亲身体验等形式,让孩子从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让客家擂茶的浓香留在儿童心里。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笑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擂茶馆内孩子们正用客家话说着这几句童谣,一边玩闹嬉戏,一边唱着有意思的歌谣。客家擂茶文化传承人曾水英穿着客家蓝布衣,双腿夹着擂钵,手握擂持,抓一把洗净的除去叶脉的新鲜茶叶放入钵内,手握擂持沿钵内壁顺沟走向频频舂捣、旋转。一边擂一边不断地往擂钵内添加生姜、食盐、芝麻、花生、香葱、糯米、黄豆等,或依个人喜好添些鱼腥草、薄荷等草药,直至把它们捣烂成茶泥,倒入少许山茶油再擂上片刻,此时,将滚烫的开水冲入钵内的茶泥,再用擂持搅拌稍许,一股清香随着袅袅升腾的热气充满院子,一钵甘润芳香、色如琥珀翡翠、味道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擂茶制作的过程中,曾水英耐心地给孩子讲述擂茶制作的原料、功效和文化,和乡亲们一起话家常,谈收成,欢笑一片,茶香满廊。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徒、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盐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北宋大诗人苏轼曾用诗“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来形容点茶能手。雅溪客家擂茶由新鲜的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茶油及各种青草药等基本原料制成,是客家先民在流迁、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保健饮食习惯,具有重要的养生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文 叶绍君)